《散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5 22:05:06
《散步》教学设计15篇

《散步》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步》教学设计1

一、本课说明

前面几课都是学习一些编程模块的使用,没有涉及到的机器人硬件的安装与使用,其实学习机器人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从本课开始将要学习一些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有了这些传感器,我们的机器人就能“看”到障碍物,“感觉”到机身是否受到碰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红外线传感器的使用与工作原理;

(2)了解选择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会安装和使用红外传感器;

(2)学会编写含有选择结构的程序;

(3)学会应用红外传感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思考调试中出现的现象,并根据现象确定其原因;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共同承受失败,分享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红外传感器安装和使用;

(2)编写带有选择结构的程序。

2、教学难点

(1)红外线传感器的安装与检测原理;

(2)选择结构程序的理解与编写。

四、教学环境

比赛视频、红外传感器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机器人运动,机器人踢足球等。

思考:为什么机器人他能知道前方的物体,去找准目标呢?

学生交流、汇报。

请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红外传感器?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人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它们分别具有视、听、嗅、味、触觉,人的大脑通过“五官”就能感知外部的信息。然而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过程中及在生产生活中,单靠自身的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使用传感器,它是获取信息的关键器件,是现代住处系统和各种装备中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工具,我们的机器人身上就安装了多传感器。

2、新授

(1)指导学生分析和安装传感器。

分析机器人在陪我散步是,都有哪些动作?考书中P66页思考1。

学生观察机器人运动,汇报动作结果。

教师:机器人通过它的“眼睛”——红外传感器接受外面的信息,然后作出反应。

屏幕展示:散步流程图——也就是书中图10.2 。

教师示范安装红外传感器,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2)指导学生编写程序和下载,检测红外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

教师演示讲解程序的编写与下载,使机器人能够检测前方、左右、是否有人,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结果。

交流:有些同学程序编写和下载没问题的,但是机器人不听话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大家可以查看一下传感器所用接口与程序中调用的接口是否一致,传感器的确良检测距离是否太小,是否安装过低。

学生检测安装,调试,汇报自己出现机器人“不听话”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巩固练习

完成书中的“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点评。

4、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回答教材中的“评一评”内容。

《散步》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咏阅读课文,感受生机勃勃的意境美。

3、动情朗读课文,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学习重难点:

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学习过程:

复习展示:

收集有关友谊的诗句,写在下面,并和同学们交流。

一、预习展示:

1、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亲情的诗句、格言警句,整理在下面。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拆散(),粼粼(),妩媚(),粗犷(),小心翼翼(),涟漪(),潇洒()。

3、解词:

粼粼:

各得其所:

4.阅读课文三遍,思考下面得问题:

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二、合作探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2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和同学们交流。

三、达标反馈:

1、以“散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什么?后来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反应了人物()品质,体现了()的家庭关系。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歌曲?把歌词整理在下面吧。

《散步》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八下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所选文章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或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或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应该说,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让学生喜欢《散步》并不难,但想要真正理解《散步》就不那么容易,想要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 ……此处隐藏23570个字……,老师想请同学们帮社区做个公益广告剧本,拍成视频放到社区网站,效果应该不错。刚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一类的文章,同学们帮老师看看这个素材有没有改编的价值。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多种方式朗读,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任务一:确定文本的使用价值。

1.朗读,说出文章写了什么事,重点是什么。

2.在文中圈画或标注散步前后,“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原因,发掘出文章蕴含的值得宣传的品质、情感、精神等。

5.全班交流,确定主题并填写。

预设:

交流第一阶段,基本能够说出“亲情”“孝顺”,但说不出“责任”“生命”。

交流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六段,体会“我”的心理,学生会关注到“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的责任,什么责任,“我”对这份责任的态度。学生会顺利体会到中年人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也可以顺便解决“就是整个世界”的理解

预设主题:孝顺;尊老爱幼;亲情;中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家庭和睦。

任务二:确定片名。

1.带着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一个别致的片名。

2.交流自己拟的名字并陈述理由。

预设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要提示,可以从内容、主旨的角度拟。可能还是打不开思路,进一步提示学生从事件要素(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关键环节,事件的波折等)的角度展开,注意贴近主题。

从内容角度拟的剧名:

《背》:这个故事的重点是“背”,同时“背”容易让人联想到责任。

《一家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一家人怎样和睦相处的故事,“一家人”温馨美好,体现着亲情。

《三代》:故事讲的是“爱”在三代人之间流淌的动人故事,揭示的是人类生命轮回中独有人性光辉。

《初春的田野上》:这是故事的地点,但是却被作者渲染出了象征的意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蓬勃,象征亲情的美好,象征和谐家庭的幸福。

从主旨角度拟的剧名:

《孝顺》《尊老爱幼》《和睦》《责任》《亲情》《生命》等。

任务三:撰写人物说明。

1.列出人物,按照人物分角色表演读,走进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预设问题:学生可定会提出妻子没有语言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体会,是不是没有语言就没有态度,学生会发现妻子懂得维护丈夫的面子,在分歧面前贤惠明理。

对于一些学生,母亲的善解人意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立足分歧造成矛盾的角度想想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立足于不让儿子觉得歉疚不安,也为了不让儿子非要坚持走大路而闹得大家不高兴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母亲要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我”:有鲜明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爱自己的儿子,但知道更应该孝顺时日不多的母亲。

母亲:慈爱、善解人意。

妻子:贤惠。

儿子:活泼可爱,聪慧懂事。

剧本提纲:

【设计意图】以任务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剧本提纲。

2.上网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妈妈的谎言》《洗脚》《筷子的故事》,注意从中受到启发,为继续修改剧本准备。

《散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各自练读。

⑵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⑴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⑵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⑶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⑷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教案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步》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